缓刑非"护身符",以身试法必严惩

fxpk5个月前未分类484

缓刑≠放任

缓刑考验期内触碰法律红线,

必将面临“罪加一等”

法律永远不会再网开一面!

近日,平果市人民法院依法撤销两起缓刑案件

给心存侥幸者敲响法治警钟。

1


案例一

2023年8月30日,被告人易某因犯盗窃罪被平果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二千元。罪犯易某在缓刑考验期内,由平果市司法局依法实行社区矫正。2024年1月2日11时许,尚在缓刑考验期的罪犯易某于平果中学大门旁盗窃一辆价值500元的白色凤凰牌自行车,后被公安民警查获。

经审理,平果市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二十八条,裁定撤销缓刑,收监执行。

2


案例二

2023年11月1日,被告人石某因犯盗伐林木罪被平果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二千元。罪犯石某在缓刑考验期内,由平果市司法局依法实行社区矫正。2024年1月22日,仍处于缓刑考验期的罪犯石某在平果市马头镇烈士陵园利用卡牌作为筹码,并用扑克牌以打“三公大吃小”的方式进行赌博,后被平果市公安局民警当场抓获。

经审理,平果市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二十八条之规定,裁定撤销缓刑,收监执行。

图片

法官普法



图片

哪些罪犯需要进行社区矫正呢?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九条的规定,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实践中社区矫正对象,大部分是缓刑罪犯,这部分人一般都属于初犯、偶犯、过失犯,犯罪情节较轻,且具有悔改表现。

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社区矫正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履行判决、裁定、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等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遵守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关于报告、会客、外出、迁居、保外就医等监督管理规定,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

社区矫正对象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

《社区矫正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社区矫正对象违反法律法规或者监督管理规定的,应当视情节依法给予训诫、警告、提请公安机关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或者依法提请撤销缓刑、撤销假释、对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执行。易某、石某就是因为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所以被法院撤销了缓刑。

缓刑、假释被撤销后,已经进行的社区矫正期间能否折抵刑期?

罪犯在社区矫正期间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而被撤销缓刑、假释的,已经进行的社区矫正期间无法折抵刑期。缓刑、假释一旦被撤销,就要收监执行原判刑罚或者原判尚未执行完毕的刑罚。很多罪犯不珍惜社区矫正机会,在矫正期限即将届满时被撤销缓刑、假释,实在是得不偿失、令人惋惜。

图片

法官提醒



图片

缓刑人员应深刻认识到缓刑是法律给予的宽容与信任,要心存敬畏,珍惜机会,积极接受教育改造,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彻底改正不良行为和习惯,避免再次陷入犯罪泥潭。

图片

法条链接



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七条第二款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第二十八条 

社区矫正机构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表现,依照有关规定对其实施考核奖惩。社区矫正对象认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规、服从监督管理、接受教育表现突出的,应当给予表扬。社区矫正对象违反法律法规或者监督管理规定的,应当视情节依法给予训诫、警告、提请公安机关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或者依法提请撤销缓刑、撤销假释、对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执行。

对社区矫正对象的考核结果,可以作为认定其是否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是否严重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依据。


(来源:平果市人民法院)


相关文章

山西订婚案订婚强奸案,缓刑不接受

山西订婚强奸案,现在是进退两难。男方妈妈有检测报告证明女方是完璧之身,坚持无罪。对法院提出的缓刑1年不接受,态度很明确。女方呢,现在也不露面,不接受采访,不知道什么态度关键一审的时候,有电话录音男方确...

二十年缓刑社区矫正经验,为您答疑解惑

缓刑之家①站式服务:法律咨询(政审咨询)律师服务(取保、检察院阅卷沟通、检察院申请不起诉、法院开庭)缓刑(司法调查材料准备)社区矫正(矫正思想汇报、劳动学习心得体会、矫正司法所变更转移,缓刑请假)移民...

断送缓刑考验机会需要几步?

    缓刑是法律给予犯罪情节较轻的罪犯一个改过自新、重归社会的机会,但并不等于拥有无限自由。兵团第二师的小艾(化名)就因多次违反社区矫正规定,结束了缓刑考验模式,开启监禁服刑生涯...

被判刑不想家人知道可能吗?

被判刑不想家人知道可能吗?

被判刑不想家人知道可能吗?一般来说不可能。你被拘留的时候家人就会收到拘留通知。其次你刑期结束以后,还有一个安置帮教是需要你户籍地社区(村)+司法所+派出所一起对你进行帮助。所以,迟早都会知道,时间长短...

如何争取“缓刑”?需要哪些条件?

一、缓刑的法定条件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 刑期限制: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2. 犯罪情节较轻:如初犯、偶犯、过失犯罪或防卫过当等。3. 悔罪表现:包括自首、认罪认罚、...

缓刑期间肆意妄为,撤缓!收监!

总有人认为缓刑相当于没有判刑,或者只要判处缓刑,犯罪这个事儿就了结了,或者缓刑考验期限内的管理规定就是装装样子,可以不用服从。如果抱有这样的想法或态度,那就辜负了社区矫正教育挽救的目的和机会,也小觑了...